- 2022,聆听校长国旗下寄语
- 发布人: 发布日期:2022-02-21
升旗仪式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课程之一,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,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。
为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,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,培育行知学子的家国情怀,2月21日,滨州行知中学举行新学期第二周升旗仪式。此次升旗仪式利用数字化校园设备——直播功能进行,全校各班级学生在本班教室实时观看学校升旗仪式现场直播。
教室多媒体播放升旗的画面,雄壮的国歌响起,学生们肃立致敬,用洪亮饱满的声音高唱国歌,这是对国旗和国歌的崇敬,更是对祖国文明富强的自豪和骄傲。
升旗仪式后,张树成校长以《坚定目标,持续成长》为题作国旗下讲话,表示目标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,有了目标,才会有方向;坚定目标,才会在目标引领下持续成长。坚定目标的前提就是提升个人认知水平,而心力决定了能否持续成长。希望全体师生做到“提升认知,坚定目标”、“强大心力,持续成长”、“知行合一,得正不息”,一起阅读、思考、学习、实践、反思、改变,突破自我认知的天花板,强大自己的心力,知行合一,坚定目标,果敢前行!
附:张树成校长演讲稿
老师们、孩子们:
新学期、新起点、新目标,新的成长已经开始!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:坚定目标,持续成长。
我们都知道目标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,有了目标,才会有方向,坚定目标,才会在目标引领下持续成长。坚定目标的前提就是提升个人认知水平,而心力决定了能否持续成长。所以认知力和心力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和保障。
认知力指引方向,心力决定边界,认知力决定到哪儿去,心力决定能走多远。认知力的本质就是做正确的决定,心力的本质就是人强大的内心,让决定变成现实。由此可以看出,要想坚定目标,持续成长,就需要我们提升认知力,强大心力,知行合一。
一、提升认知,坚定目标
所谓认知力,是指一个人对信息进行选择、甄别、判断从而做出决策。能力体现的是解决已知问题的水平,认知力则是发现和解决未知问题的水平。成绩优秀,能力出众,只能证明你具备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,当面对不同的挑战,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时,就需要拥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。
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认知世界里,我们看到的不是世界的真相,我们听到的也不一定是全部的事实,而能看到多少、视角有多广,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力和认知边界。也正因为如此,才有了认知偏差、认知局限,才有了认知力自下而上4个不同的层次(不知道自己不知道,知道自己不知道,知道自己知道,不知道自己知道),即“认知力的漏斗模型” ,我们知道了认知力的这四个不同的层次,也就知道了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力。
第一层: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。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视角内的世界的一部分,对于视角外的或更高层次的认知,我们则几乎处于“无明”状态,最糟糕的是,我们还没有觉察到这一点,这就是认知的第一个层次----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。
第二层:知道自己不知道。一个人的成长是持续向前的,只有知道自己在认知上的不足,才能了解更多的信息,也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如何实现自己认知的跃迁呢?首先,需要一定的认知力做支撑,你要知道的更多,了解的更多,视角才会更宽广,接触到的边界才会更大;其次,需要对未知足够的敏感;再次,需要一种“空杯心态”,知道自己认知上的不足,始终对未知保持敬畏和好奇。所谓成长,就是保持高度敏感,知道自己还不知道的部分,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。
第三层:知道自己知道。当在一个领域钻研的足够深、足够久时,你就进入了“专家”的层次,就能从更宏观的层面、更宽广的视角看待自己,笃信自己知道什么,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,自己的能力能覆盖到哪里,这就是认知的第三个层次---知道自己知道。
第四层:不知道自己知道。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个层次就是“本能反应”,当你进入到这个层次后,所学的知识、技能都会内化成你的本能反应。
这就是认知力的4个层次,就像个巨大的漏斗,越往下,空间越小,机会越少,越容易受制于固有的下沉路线;越往上,空间越大,机会越多,越容易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认知提升的过程,就是成长的过程。一个人突破自我认知高度,可以从三个方面:一是阅读、广泛的阅读,让自己知道的更多,了解的更多;二是不讲困难和条件去做事,持久的做事,通过做事磨炼自己,在实践反思中突破自己;三是锻炼,打开自己的身体,愉悦自己的精神,看到更好的自己。老师们,新学期,随着我们认知力的不断提升,我们的目标会更加真实,更加坚定。
二、强大心力,持续成长
心力即专注力、创造力、洞察力、意志力、持久力,它是驱动一个人前行的内在感受、内在力量。如果说认知力决定了你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,那么心力就决定了你能否进入那个世界。如何提升自己的心力呢?
简单的说就是“事上练,难上得”,也就是说,心力的成长,来自困难和挑战。所谓“事上练”,是指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,才能站得稳,有所精进,具体来说,可以在做决策、担责任、有输赢的事情上不断的磨练自己。因为你每做一次艰难而正确的决定,勇气就会增加一分,相反,你每做一次轻松而错误的决定,懦弱就会多一分;因为你只有懂得并能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,才是成长的开始;因为只有经常进行反思和复盘,从输赢中得到启发并将其运用到日后的实践中,在这个反复验证的过程,你的心力才会得到增强。老师们,孩子们,成长不是一时一刻的,而是持续的、终生的,成长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,这需要我们拥有强大的心力来支撑。
三、知行合一,得正不息
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一旦你的认知出了问题,你的行动必然会出现问题,换句话说,如果你做的某件事结果不对,那究其本质,一定是你的认知出了问题。知与行本就是一体的,在学习实践中做到以下5点:①不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维上的懒惰;②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问题;③动态的看待各种因素的内在关联;④在复盘中认知升级。我们还要行动起来,在行动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⑤果敢行动,勇于试错;要循序渐进,在过程中不断调整;笃行不怠,坚持努力;进而循环往复,螺旋上升。在这个过程中,认知力与心力相结合。
这就做到了知行合一,就会不断突破、不断成长,也就实现了得正不息,我们的校训就会内化于每一个人的内心,成为我们人生的引领。
老师们、孩子们,让我们一起阅读、思考、学习、实践、反思、改变,突破自我认知的天花板,强大自己的心力,知行合一,坚定目标,果敢前行!
浩渺行无极
扬帆但信风
坚定目标,持续成长
知行合一,得正不息
奋楫逐浪,奔赴天地
不忘归处,不忘征途
传承过往,拥抱未来
新的征程,由你开启
希望你们在行知
开辟和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路!